资讯 热点 聚焦 探测 工具 行业 公司 行情 市场 招标 地区 设计 咨询 信息 滚动 工程
您的位置: 首页>热点 > >正文
2023-05-28 17:05:56 来源:舟山晚报

勺子在生活中仅仅占据极有限的空间,但从未缺失。每个家庭,每次聚餐,都有它的身影。一个小小的勺子,诉说着一个家庭的故事,也承载了历史的变迁。

一勺饭一勺菜,联结起了一个家庭的亲情。孩子们就在这一勺勺的人间烟火味儿里慢慢长大。一件精美的勺子可以跟随人的一生,从儿童到暮年,使用着、见证着,成为情感的一部分。

勺子大概是人类社会最早使用的餐具之一,从原始的铜木贝壳到金玉瓷器,它记录了文明的步履。


(资料图片)

4月29日至6月15日,“定海区民间瓷勺收藏展”在定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生活馆开展,展出了中国清代以来的近300件瓷勺,分别以清白纹章玲珑彩瓷、工艺咏叹、意必吉祥、调羹弄匙、瓷勺西游记、方寸四季为章节,展现老瓷勺的日常之美。跟随记者,一起去看看勺子的故事。

瓷勺是中国瓷器史的缩影

走进展馆,看到展示柜里一支支精美的瓷勺,不少人都要感叹一句:“这可不舍得用来吃饭。”市民唐先生在参观展览时拍了不少照片,他说:“这些瓷勺一看就是我们国家出产,处处都是中国传统之美。”

记者了解到,本次瓷勺展览的展品皆是“水·银”创始人小肖的个人藏品。“我自己是做珠宝设计的,以前收藏中国老金银器,大约四五年前,偶然收了一支粉彩凤穿牡丹老瓷勺,可能是出于对美的共鸣,被它吸引了,慢慢开始注意并收集中国老瓷勺。”小肖说,美的东西都有共通点,就是哪怕自身很微小,只要是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创作出来的,不管过去多长时间,仍然是可以被人珍视的,这是瓷勺吸引人的地方。

小肖表示,瓷勺本身也是中国瓷器史的一个缩影,瓷器上出现过的任何一种工艺、纹样,在勺子上都能找到,同时它也承载了中国瓷器的发展脉络。瓷勺展的每个展柜都铺陈了代表瓷土的白砂,代表了祖先抟土为器的历程。“蓝色是青花瓷的颜色,它也是代表舟山、浙江和中国的古老颜色,同时它也是世界与自然的颜色,东方的瓷器正是通过大航海时代让世界惊叹,明清以后出现的粉彩、珐琅彩等工艺也是由白瓷、青花慢慢发展完善而来,因此这次展览我们把瓷白和蓝色作为基础色调。”

每一支勺子都有它小小的故事,有勺子本身带有的历史故事,有它在交流传承时见证的故事。小肖说:“希望这次展览让更多人喜欢或注意到这些美丽的勺子,或许,我们可以和这些瓷勺创造未来的故事。”

勺子上的装饰艺术

在展览中,记者看到了许多绘图不一的瓷勺,有的是清白纹章、吉祥图纹,有的是花鸟人物、现代绘画,皆是精美。

其中有两支瓷勺在一堆古朴、历史感厚重的展品中特别显眼,它的装饰乍一看会让人以为是现代绘画,这两支勺子是近十几二十年的产物。但是该展览的私人收藏者小肖告诉记者,实际上这两支勺子是上世纪20年代沪上永安公司推出的装饰艺术Art Deco瓷器。

“这就是1925年发起于法国巴黎的装饰艺术运动,它一反新艺术风格的矫饰柔弱,以纯色、几何线条,向工业技术和机械制造致敬,同时影响了建筑设计的风格,并且影响到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,纽约的帝国大厦和洛克菲勒大厦就是装饰艺术风格的杰作。”小肖说道,这两支旧勺勺面以墨彩勾勒,放射性线条表现出垂花元素,具有极强烈的装饰艺术风格特征。其制造者永安公司1907年创建于香港,1918年在上海创办永安百货,和当时的先施、新新、大新合称为四大华资百货公司,成为沪上原本仅仅面向外国人和华侨的诸多洋百货的有力竞争对手。其商品中西结合,也令时人耳目一新。从这两支迥然于传统中国瓷器纹样的旧勺中可见一斑。

勺子还见证了历史的洪流

展览上,有一套勺子非常特别,其上印有身穿裤装的女子图案。据小肖介绍,这套勺子见证了女裤潮流。

农历己未年(1919年),瓷画家菊圃在不到五厘米的勺面上描绘了一位紫衣绿裤的时装女子,粉靥微醺之下展示了一种罕见的风尚——女子裤装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经济动荡,将女性推向了劳动工作岗位,传统的裙装不再适应形势,一批富有冒险精神的女性率先改穿裤装,时尚界由此获得灵感,将经过设计的女裤推向市场。彼时好莱坞华裔女星黄柳霜,也在电影中留下了裤装倩影,同时期的香奈儿则将女士裤装设计成年度系列“平等自由”,令女裤开山潮流风头无两。

大洋彼岸的新文化风气很快吹拂过刚刚经历了五四运动的中国,学生装和裤装等等现代事物纷纷成为新民主的符号,一夜风靡,以至于瓷画家菊圃也将裤装仕女画上了瓷器。

小肖说,菊圃作的粉彩时装仕女勺是从日本回流而来,是自己从不同国家通过拍卖购买入藏的回流中国老瓷勺之一,它们背后的故事已很难一一厘清。一支支小小的勺子充当着传播文化的使者,在漫长的时光中向世界传递着中国传统之美。

勺、匙、调羹的历史

考古发现的远古中国人最早使用勺子进食的证据,属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古代中国人发明勺子进食,与农耕文化的出现有直接的关联。

中国新石器时代农作物品种主要是水稻和粟,分别适宜于在湿润的南方和干早的北方种植,这两种谷物的烹饪比较简单,可以直接粒食,加上水煮成粥饭即可食用。热腾腾的粥饭,特别是半流质的粥食,不便直接用手抓食,需要借用中介器具,于是最简单的勺子便被发明出来了。

因为有了迫切的需要,于是人们随手捡来兽骨骨片或蚌壳,起初也许并没进行修整就用它取食了。后来人们不再满意骨片长长短短的自然状态,于是真正意义上的勺子就制作出来了。进入青铜时代以后,中原地区仍然承续着新石器时代使用勺子进餐的传统,不仅继续使用骨质勺子,而且出现了铜质勺子。自冶铜技术出现以后,作为进餐用的勺子也开始用铜打造。到了西周时期,骨质勺子的使用已不如过去那样普遍了。

最先出现的铜质勺子,形制多仿照长条形骨质勺子。中原地区从西周时代开始流行使用一种青铜勺形餐勺。这种勺子呈尖叶状,柄部扁平而且比较宽大。在陕西扶风一座窖藏中出土了两件勺形青铜勺子,这两件餐勺柄部有几何形纹饰,在勺体上还镌有所有者的名字,有铭文自名为“匕”

自春秋战国起,勺子的形状由尖锐变为圆钝,柄也趋于细长。这种形态逐渐固定成现代勺子的外观,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。

标签: